刊物及媒体

Sunday Kiss 亲子杂志<百感集> 爸妈守护小天使的微笑

返回

爸妈守护小天使的微笑

小天使不用言语,改以天真无邪的笑脸,教大家笑看一切,不要忧虑明天。小天使超凡脱俗,举手投足叫人摸不着头脑,要你尝试回到纯真原始一面。小天使捣蛋俏皮,逗人玩耍乐此不疲,将喜悦散播,仿佛跟你重回孩提时代。快六岁的陈咏宁就是小天使,患有罕见疾病「天使综合症」的她,教爸妈Joson及Joe学会乐观、轻松和勇敢,时刻充满正能量。

天使综合症
前名是「快乐木偶症」,属罕有遗传病,由第十五号染色体的基因受到破坏而引起,在香港每年约有三至五个确诊病例;患者主要病征包括发育迟缓、语言障碍、癫痫、睡眠障碍,并有吸啜或吞咽障碍等,而外表常出现开心的神态、斜视、口部宽阔、牙齿疏离及常吐舌。

患者与家人粉墨登场
近日港台播出推广联合国《残疾人权利公约》实况剧,一个单元讲述鲜为人知的遗传病「天使综合症」,相信不少人对此病闻所未闻。患者孩子表征及行为有点像唐氏儿,智力出问题、自理能力低、手脚难协调、个性固执,再加上有过动儿难专注的特质。明显不一样的是,天使综合症患者总显露开心的神态。根据卫生署资料显示,本港近廿五年来,只有大约五十宗「天使综合症」个案,其中一位「天使」就是陈咏宁,她亦是剧集中的小主角。咏宁与爸妈可说是本港首个面对群众的天使家庭,爸爸Joson与妈妈Joe跟女儿不单止以素人身份演出剧集,亮相公仔箱,他们更创立天使综合症的互助组织,让更多人认识「天使」。
「三年前,当我哋知道咏宁确诊患上天使综合症慨时候,脑海一片空白,究竟乜嘢系天使综合症?天使病患者会系点?我哋将来慨天使又会系点样?一千个疑问,十万个为什么。」当Joson及Joe想了解女儿病况,发现本地相关资讯近乎零,希望汇集一众天使及其家人,加上他俩接纳女儿时,亦想更多人关注「天使」,种种因由下,决意身先士卒筹划有关天使综合症的平台。

发展迟缓忐忑不安
咏宁下月踏入六岁!爸妈看着女儿成长可说是有血有泪。 Joe说:「咏宁细个未坐得定、怕生保、食得唔多好、瞓得麻麻,觉得小朋友可能系咁,至七个月大时发现有斜视,医生话有机会系脑部有事引致,后来知道阿女发展迟缓,一路检查,例如照过X-ray、抽脊髓液等等,检查唔到出咩事,去到最后一步其实只剩验DNA,医生讲涉及基因问题,基本上表示阿女慨病无得医、跟一生。当时好迷茫,一边想知道咩事点面对,但另一边担心真系有病……」直至咏宁廿一个月大时,确诊「天使综合症」。

照顾健康孩子已叫爸妈劳心劳力,何况是患病儿。 「天使症小朋友无自理能力及发展慢,一般小朋友一岁学行,咏宁四岁半先识行,渠依家未识讲嘢,最多会发出papa叫爸爸,有意识拍手都系呢一年学识。你见渠哋成日擘大口、伸脷,其实系因为口部肌肉麻麻,食嘢吸啜要慢慢,会成日流口水。」眼前的咏宁像是长大不的幼儿。

缺乏安全感最黐爸爸
身体机能差于常人外,女儿的独特习性更叫爸妈费心。譬如采访当天的西九龙海滨长廊人多,咏宁总是要爸爸抱着才有安全感。 Joe说:「由细到大,佢好跟爹哋,讲嘢都系叫爸爸先,Joson抱住渠、陪住渠,我同步可以同渠玩,分散一下注意力,佢好奇心强,好钟意拉开袋慨拉链,特别钟意纸质、胶质及水,可能质感特别,会准备定纸、胶袋俾佢玩。」

在旁Joson补充:「咏宁好固执、好蛊惑,虽然诊断出智力属于中至严重智障,但只系相关评估标准来厘定,其实渠知道自己唔钟意咩嘢,有自己想法。例如我哋会准备中药、煲汤水俾佢,渠要沟奶粉先饮;带渠去剪头发,唔钟意时会按住自己头唔俾剪。」固执外,个性亦很敏感,她不喜欢别人触碰。 「刷牙好似打仗咁,每次覆诊,例如检查眼睛时,要几个人合力按住渠,有次渠不断挣扎,脸擦损流血,医生都仲未成功验眼。」

尽力过每天
在家中,他俩同样需时刻花心机照顾女儿,天使综合症患者很难连续睡多于四小时,加上会不时出现癫痫,须半夜醒来轮班照顾她。 Joson回想有次女儿癫痫抽筋非常危急。 「有次咏宁抽筋,我以为渠会喺我手上离开……当时不断抽筋,翻晒白眼、呕泡……我哋夫妻为咗阿女,几年前已经学急救,因为一抽筋第一件事急救、用药物先,再去医院,嗰次情况好危险。另有一次咏宁发烧,廿分钟内体温突然升至四十度,未到医院已经休克……依家我哋珍惜每一日,尽力。」Joe自言知道女儿患病,终生也没有自理能力,低沉、避世好一阵子,是丈夫拉她一把,共同坚强面对。

同路人相互扶持
「Joe慨情绪好起伏,经常因为凑咏宁时种种苦历,寝食难安,好唔容易扶起渠。有一日,渠突然同我讲,好感恩有我喺渠身边扶持,唔知其他小天使家长慨日子系点过呢?渠突然好想去搵同路人!」太太有感,Joson计划为天使做开荒牛,成立组织。 「就连医生知道天使综合症资料都好少,咏宁每次覆诊检查,医生好想由我哋身上知道更多。之前,我哋特登带埋阿女到加拿大,联络当地病人组织,学习点样照顾小天使。」

Joson开始四出研究、学习、请教及找人帮忙,成立了非牟利机构「香港天使综合症基金会」,由当初孤立无援到已集结十八个天使家庭,更望聚集更多失落于不同地方的天使,而现时更申请成为注册慈善团体。 「太太是主席,佢好叻,一个女人仔,面对自己有小天使女儿,付出好多好多,有一百分。当渠遇到其他天使家长,好主动一齐分享、互相支持。我哋成立会帮天使,其实系其他天使帮紧我哋!」

天使下凡有任务
「欢欣、喜悦及乐天性格,往往系我哋一班家长照顾小天使时慨镇痛剂、坚持慨良方。」天使的进步同样为父母注入动力。 「别人学十次,渠要学一千次都未必学到,但一学会,就会好开心,有惊喜。」两岁半的咏宁入读特殊幼儿中心,爸妈严阵以待,一早跟老师沟通好,备案女儿的习性,喜欢胶袋、水樽、胶玩具、玩水……Joson回想待在课室门外守候:「心如鹿撞,像男士等待太太生BB一样,听到咏宁哭闹声,心急又担心,想入去睇,但又怕阿女见到我喊得仲劲。」可幸,老师爱心、悉心教导下,她已经适应校园生活,还在学校内学习走路,现时更自己孭着书包上学去。咏宁虽不能用言语表达,但比一般小孩敏感和感情丰富,认知能力高。
挂着笑容的女儿,不是遗憾,是天使送来的礼物,让他们学会勇敢,学会珍惜。此刻,一家人从初时彷徨悲观到现在积极乐观了!

后记:感动群众
Joson及Joe甘愿守护女儿真摰灿烂的笑脸,并将这份爱感染所有香港人!他俩新尝试是与咏宁担演一集《没有墙的世界V》。二人强调只是普通人,既然已踏出第一步,加上制作团队鼓励,一于再尝试自我挑战。访问之时,剧集还未播出,他们表示尽力并十分期待,而我看了剧照及花絮照,已觉感动,感动咏宁进一步引证小天使的潜能,感动父母对孩子无私的付出。

天使的诗篇
《没有墙的世界V》可於Youtube 重溫〈天使的诗篇〉

香港天使综合症基金会
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支援、分享、治疗及训练,并举办活动及讲座,以团结中港台的天使家庭,引起社会关注「天使综合症」。
www.hkasf.org
www.facebook.com/HongKongAngelmanSyndromeFoundation

撰文:Esther Ngan
摄影:黄大立(部分相片由受访者、香港电台提供)
资料来源:香港天使综合症基金会

东方新地 | 12-11-2015

了解更多